您所在位置:首页  >  诚信文化  >  诚信人物事迹
和善异:千锤百炼,一心只做打铜人——丽江古城文明诚信经营示范户
专栏诚信人物事迹
来源:北青网  |  发布时间: 2021-09-28

  走在丽江古城的文治巷,远远便可听见“叮叮当当”的声音。附近的人们都知道,这是铜业世家传出来的打铜声。

  2016年,经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政府和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共同研究,决定在丽江古城内广泛开展“丽江古城文明诚信经营示范户”评选活动。2018年,铜业世家被授予“丽江古城文明诚信经营示范户”称号,对铜业世家来说,这既是荣誉,也是责任。

  日前,小编前往铜业世家,探访这个荣获“丽江古城文明诚信经营示范户”的主人和善异,是怎样一锤一锤将丽江铜器敲打成艺术精品的。

  走进铜业世家,和善异正在埋头工作,一块铜饼,一把锤子。一锤一锤敲打在铜饼上,很快,手中烫酒瓶的瓶盖便初具形态。

  和善异,丽江白沙人,祖祖辈辈都靠打铜为生。其父和积宽是著名的铜器大师,曾获“云南省美术工艺大师”称号。1984年,在父亲的指导下,和善异开始接触铜器制作,从学徒到铜器大师,他已经走过了35个春秋。

  丽江铜器:茶马古道时期的大宗商品和纳西姑娘的嫁妆

  听和善异讲,在茶马古道时期,丽江铜器曾是输往藏区的大宗商品。白沙古镇是马帮必经的驿站,以打铜出名,一度发展到四五百户打铜人家。当时的人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驮成品铜器到西藏一带售卖,然后换取药材再驮回丽江销售。

  丽江铜器除了是茶马古道上的大宗交易品,还是纳西族姑娘必备的嫁妆,比如:铜火锅、铜盆、铜茶盘、铜火盆、同心锁等。不过,原本用来制作生活用品的打铜手艺,也逐渐变成制作观赏性工艺品。比如,这件不足20公分高的迷你铜火锅,寓意红红火火。

  手工艺精湛,做铜器中的精品

  和善异说,铜越打越硬,密度越高才能释放铜离子,铜离子对水具有软化和净化的作用。而机器打的铜器密度不够,容易发黑,使用寿命也会有所差异。手工打铜,铜器上会留下凹凸不平的锤印,摸上去也没有机械生产的铜器光滑。也许正是这凹凸不平的锤印,展现出了手工打铜的独特魅力。

  “现在打铜的少了,传统手工艺如果只是坚守没有发展肯定是不够的。”和善异说,具有收藏和传承价值的“一体壶”,在云南手工铜器产品中属于精品。因其制作工艺的复杂性和对制作者技艺手法的高要求,一般工匠倾其一生也很难把握。

  不忘本,安心做一名打铜匠

  茶马古道时期四五百户打铜人家,如今也只剩为数不多的匠人还在坚守这一传统手工艺。

  “传统手工打铜不光是祖传手艺,还代表了丽江手工制铜的水准。”和善异说,打铜手艺是祖传的,他与弟弟和善均还在用传统手工艺制作能代表丽江水准的铜器。

  2004年,由于得到丽江市政府和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的扶持,和善异从白沙搬到大研古城安心做了一名打铜匠。2006年,和善异被授予“古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

  谈话间,和善异展示着熟练的技法,一锤一锤地打下去,锤印行间清晰、工整。偶尔有客人进店,和善异也只是抬头看看,并没有起身招呼的意思。

  “打铜枯燥又辛苦,有几个徒弟干了没几个月甚至才几天,就悄悄地跑了。”和善异说,打铜从做学徒到出师,至少三年,有些人一开始打包票要苦学三年,实际上都没能坚持下来。不过,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儿子和海之辞去工作后继承了打铜技艺,成为家族打铜第五代传承人。

  在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制作的时代,手工艺匠人生存艰难。和善异却说会一心做好民族文化传承,“再困难也要将丽江传统的手工技艺传承下去,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叮叮当当,叮叮当当……铜业世家的打铜声仿佛静止了时间,让人恍惚进入到鼎盛的茶马古道时期:铜铃声声,马蹄浅浅,满载铜器的马匹从门前走过,马锅头与街头巷尾的人们互相招呼着,好一派市井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