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校应届毕业生进入求职应聘的繁忙时期。一些不法培训机构利用学生在求职季急于找到工作的不安心理,设下骗局,使许多学生在不清楚合同内容的情况下卷入“培训贷”的层层陷阱,致使有些大学生还没入职便背上高额贷款。“培训贷”的常用套路有哪些?大学生怎样防止被骗?
“培训贷”常用套路多
今年10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已经发出第6号预警,提醒广大学生提高警惕,防范“培训贷”。
据了解,“培训贷”有以下常用套路。一些无良的培训机构会在网络上发布所谓的“招聘信息”、关于职场培训的“××计划”等,其实只是以此为幌子吸引求职者,并约其到指定公司“面试”,面试后就要求求职者贷款培训。洗脑或直接要求培训大学生来到这些指定公司后,有相关的人员对其进行洗脑,一般灌输的思想是:就业难、掌握一门技术的重要性、独立就业等内容。除了灌输这些思想外,有的机构还承诺培训后一定能找到工作,月薪在几千至上万。缺乏主见的学生自然被成功洗脑了。
也有一些机构比较直接,面试后告诉求职者其能力不足,要求对其进行培训。一般学生在被“洗脑”之后都稀里糊涂的,相关人员此时会步步紧逼,使得求职者没有太多时间来思考就稀里糊涂地签署了贷款合同。一般贷款都是二十几期,利率高达1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20%,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或者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一些专门骗贷的培训机构不会真心向求职者传授知识,大多是敷衍了事,向求职者讲一些实用性不强的理论。如果求职者中途不想参加培训了,则被要求偿还所有贷款或赔付一定的违约金。
“培训贷”骗局的防范技巧
相关媒体随机采访了两位今年大四的学生,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小陈同学透露,“培训贷”这个事情他没有听说过,之前只知道“校园贷”,身边的同学也都开始在找工作了,暂时没发现有同学身陷“培训贷”。另一位在实习的张同学表示,自己求职的时候一般都是去正规的网站,或者是学校组织的招聘会,感觉这样找到的企业会比较靠谱。
如何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如何预防求职过程中的“培训贷”骗局?相关部门提醒,广大应届毕业生,首先要具备正确的就业心态,想要高薪职业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高薪并非通过那么几次简单的培训就能实现的,主要是经过工作经验的积累。其次,要仔细考察课程,如果价格较贵,就得谨慎报名。如果为了参加一些实用性不强的课程而贷款不可取。如果课程真的是自己需要的,可以考虑一次性付清,尽量不要贷款。
对于已经申请贷款而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去参加课程的学生,却被贷款机构要求赔付巨额违约金,或者是偿还贷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所以大学生应明法用法。